歡迎訪問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官網!

資訊詳情
中國網:沙曲一礦矸石山上飄來“瓜果香”
分類:
作者:
張凡
來源:
中國網
近日,中國網以《沙曲一礦:矸石山上飄來“瓜果香”》為題,對沙曲一礦牢固樹立和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加大礦山環境保護和綠色生態恢復力度,全力打造綠色礦山、美麗礦山的靚麗名片進行了報道,一起來看看吧。
“我們大棚茄子都熟了,西紅柿也紅了,小青菜也都可以吃啦!”近日,山焦華晉沙曲一礦健康環保部部長梁亮才說起矸石山上的“收成”笑的合不攏嘴。他激動的說:“沒想到矸石山覆蓋的生土不但把菜種出來了,還掛了果了!這個我還真的沒想到呢!”
近年來,山焦華晉沙曲一礦(以下簡稱:沙曲一礦)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牢固樹立和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加大礦山環境的保護和綠色生態恢復力度,堅定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全力打造綠色礦山、美麗礦山的靚麗名片。
沙曲一礦下龍花垣矸石場于2006年投入運行,2019年停止排矸,共填埋矸石量18.2萬立方米。
“環境就是最大的民生,我們一定要全力整治!”面臨矸石山可持續發展的問題,沙曲一礦認真落實兩級公司生態環保工作的決策部署,領導班子集思廣益,將矸石山生態修復作為了一項重要課題研究。
2018年開始,礦領導班子親自謀劃,提出要向“綠色、低碳、高質量發展”的指導方向,通過多方調研,組織開展相關專題研討會議和現場辦公等方式,全方位把握矸石山治理方向,按照“宜耕則耕,宜林則林,宜草則草”原則,先后投入資金600余萬元,對煤矸石進行無害化處置,實現變害為利的目的。其中:黃土覆蓋面積3.27公頃,綠化面積4.36公頃,建設生態大棚5座,種植了西紅柿、黃瓜、生菜、豆角、茄子等蔬菜及蘋果、梨、櫻桃、西梅等2000余株果樹,具有觀賞價值和食用價值,并使用處理后的生活水進行澆灌。所種植的蔬菜全部供于職工食堂使用,今年夏季已輸送到食堂后廚有6000斤蔬果,真正將利用率達到最高化。通過一項項舉措,將往日的荒坡披上了新裝,將矸石山打造成了“果蔬園”,也讓職工真正吃上“放心菜”,取得了環境和經濟、民生實事的多重效益。
“最初山是灰色,現在又變成綠色,有樹有苗,有果有菜,這項生態恢復工程真了不起。”當地百姓也對這項環保工程贊不絕口。
由于生產區域的擴大,下龍花垣風井場區人數由原來的50多人發展到300多人,工作的人員隊伍不斷壯大,各項條件設施也逐步完善,該礦認真籌備,科學選址,在下龍華垣又新建了一座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模式的污水處理站,設計處理能力20m³/h,處理水全部用于下龍花垣風井場區的消防、日常灌溉和除塵灑水,矸石山也逐漸褪去昔日的黑色“外衣”,披上“綠裝”,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今年7月,由于汛期雨水頻繁,自然災害多發,沙曲一礦在矸石山治理上再出實招,成立了矸石山維護隊,共有7人,隊員輪班倒,保障24小時有人值守,做好日常綠化和維護工作及應急保障,以確保矸石山的安全穩固。喬瑞亭是矸石山治理隊的一名分管人員,他幾乎天天都在矸石山現場辦公,長期的戶外工作把喬瑞亭的皮膚曬脫了皮,整個人黑了一大圈,“治理好矸石山是一項改善生態環境,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,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!”正是這樣一群人,默默的堅守著這片“陣地”,他們頭頂烈日或冒著大雨,只為保障矸石山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。
一片片綠草叢、一顆顆瓜果樹在田間呼吸著晨露、沐浴著陽光,夏日的矸石山上格外迷人。誰曾想,經過不懈努力,往日黑黢黢的矸石山搖身一變,成了名副其實的“花果山”。
“矸石山的治理還任重道遠,我們將一直在摸索中前進,持續加大力度,采用先進的技術,適宜的方法,更好的修復和完善,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。”沙曲一礦后勤副礦長張飛說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沙曲一礦始終緊密圍繞這個宗旨,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文明建設,不斷完善生態保護與建設,堅持投入資金不減,嚴抓力度不減,全力推進生態優先、發展循環,切實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,全面打造綠色礦山建設,讓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成為礦井主基調。
關鍵字:
華晉焦煤 / 煤炭產業 / 電力產業
相關新聞
2023-08-30
2023-08-30
2023-08-30
2023-08-29
2023-08-28
2023-08-28